5/02/2007

《蜘蛛侠3》再续平民英雄

今天早上有幸观看了《蜘蛛侠3》海口首映的第一场,算是五一长假给自己的一份影视大餐。蜘蛛侠1,2集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,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,一波三折的恋情,天马行空的剧情,很适合假期休闲时欣赏。当然,男女主角的表演也很到位,使《蜘蛛侠》不至沦为是一部只有高科技场面的漫画动作片。
  
在片中,你能体会到Peter作为普通人烦恼的一面,为了自己除暴安良的心结,牺牲了自己的正常生活。其实,蜘蛛侠也是矛盾的,他无时无刻不游离于正常人与城市拯救者这两个角色之间,有时想改变,却始终走不出叔叔被杀的阴影。其实,叔叔的惨死,一直是Peter维护社会正义的根本动力,这在电影中曾多次表现出来。从这点来看,Peter思想境界似乎并没有那么高尚,绝非是个抱着维护世界正义理想的热血青年。他所做的一切,仅仅是不希望更多的人像他叔叔那样死去。我想这正是蜘蛛侠有别于超人、蝙蝠侠等“前任”英雄的地方。电影真正想塑造的就是一个平名英雄,这个英雄,或许就是我们的邻居,他有烦恼,有心事,有时候也交不出房租,偶尔也和女朋友闹闹矛盾。
  
第三集中,蜘蛛侠的形象更加丰满,各主要人物的关系都有所发展。
  
关于蜘蛛侠Peter:这一集中,蜘蛛侠终于在广泛的赞誉声中,骄傲了!原来蜘蛛侠也有得意忘形的时候,这使蜘蛛侠的恋情陷入危机,不过最终通过自省恢复冷静。蜘蛛侠的扮演者Tobey Maguire将得意的蜘蛛侠表现得很好,那种忘形的动作与眼神,甚至隐约透着爱德华诺顿的感觉,我觉得Tobey Maguire可以尝试改变戏路,去演演那种亦正亦邪的角色,如同爱德华诺顿在《波及俱乐部》里塑造的角色,一定有得一拼。
  
关于MJ,蜘蛛侠的女朋友:这一集中过得很郁闷,表演被否定,丢了体面的工作,只能在餐厅里当招待兼歌手。而忙于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则沉浸在社会的赞誉中,得意忘形。MJ苦闷的心得不到安慰,差点变心投奔第三者,不过还好哈利一心为父报仇,失去了赢取芳心的机会,让蜘蛛侠的爱情得以保存。扮演MJ的是克里斯汀邓斯特,我很喜欢的一位演员,最早是在《夜访吸血鬼》里看到她,90年代初期的电影,和汤姆克鲁斯和布拉格皮特演对手戏,扮演的是一个12、13岁左右的小吸血鬼,感觉很机灵很出彩。后来还看了她演的《伊丽莎白镇》、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等影片,都有很好的表现。
  
关于哈利,蜘蛛侠最好的朋友:因为一直深信是Peter杀了自己的父亲,所以将自己也改造成了绿魔,想为父报仇。不过得知真相后,开始帮助蜘蛛侠,在替蜘蛛侠挡了两剑后“英勇就义”,也算是有情有义。扮演哈利的演员不太清楚,只是因为三集都出现过,所以混了个脸熟。反到是对扮演哈利父亲的演员威廉达福比较熟悉,小时候在一本《大众电影》杂志上看过这个老外的照片,出演过一部国产电影,具体什么名字记不清了,可惜在蜘蛛侠中一直以画像的形式出现。
  
关于反派:前两集蜘蛛侠的反派,不论是绿魔还是章鱼博士,总是通过科学方法变异或“加工”出来的,这一集或许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度,将反派的数量翻了一翻,不但要对付地球上的变异沙人,还要对付外星飞来的寄生体。剧情因为反派的增加而稍显混乱,发展线索不如前两集清晰,不过也算精彩纷呈。蜘蛛侠中的反派都有个特点,就是反派固然可恶,却又值得同情。不论是绿魔、章鱼博士还是本集中的沙人,都不是真正的恶棍,他们坏得无奈,坏的悲情。影片最后,蜘蛛侠在得知叔叔的真正死因后,原谅了杀害叔叔的凶手沙人。透过影片向人们传递出了“宽恕”的思想,正如Peter姨妈说的那样:愤怒和复仇是无休止的,唯有宽恕别人(大概是这么说的),这正是为了迎合美国民众自911后普遍认同的观点。前几天美国的枪击案,美国人不但不怪罪于凶手,反而把他也当作受害者来对待,足可见“宽恕”思维在美国的影响。
  
蜘蛛侠宽恕了杀害叔叔的凶手,了却了长期以来对于叔叔惨死的心结,影片结尾,似乎所有前两集编织的矛盾冲突都归于平静,那么蜘蛛侠还有继续除暴安良的动力吗?前几天看到新闻,说蜘蛛侠还要拍第四第五甚至是第六集,如果后续的编剧不能为蜘蛛侠的城市英雄行为提供可信的理由的话,无疑将使蜘蛛侠平名英雄的称号大打折扣,最终沦为和超人一样的“贵族”英雄。

作者:yxin1322

没有评论: